《ASP.NET》-總結
ASP,全稱Active Server Pages(動態(tài)服務器頁面)
可以理解ASP.NET為一個框架,一個使用HTML、CSS、JavaScript和服務器腳本創(chuàng)建網(wǎng)頁和網(wǎng)站的框架。
ASP.NET支持三種開發(fā)模式:
WebPages(單頁面模式)、MVC(model-view-control)、WebForms(事件驅動模式)
ASP.NET相對ASP的優(yōu)點
支持強類型語言,如C#、VB
編譯頁可改進執(zhí)行速度
內置方法Trace可以幫助調試頁
提供聲明性服務器控件
通過繼承機制支持代碼
ASP代碼與HTML設計與文本分離
無需注冊組件
還可以理解ASP.NET為一種腳本語言。
具備開發(fā)網(wǎng)站應用程序的一切解決方案,包括驗證、緩存、狀態(tài)管理、調試和部署等全部功能。在代碼撰寫方面特色是將頁面邏輯和業(yè)務邏輯分開,它分離程序代碼與顯示的內容,讓豐富多彩的網(wǎng)頁更容易撰寫。同時使程序代碼看起來更潔凈、更簡單。
它的工作原理是:客戶端通過瀏覽器請求(Request)頁面時,服務器端首先由頁面分析器(Parser)對被請求的頁面進行分析;再將通過分析的頁面內容傳遞給編譯器(Compiler);經(jīng)過編譯器編譯的頁面內容被傳輸給組裝緩存,同時,一些需要較高資源代價的元素可以創(chuàng)建一次后存入內潤(Memory);將組裝緩存和內存中的內容有機結合后形成一個完整頁面,完整頁面最后被送往輸出緩存(Output Cache)。輸出緩存中的內容將作為客戶端的頁面請求結果被送回瀏覽器。當同一頁面被第二次請求時,服務器端將跳過所有的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直接從輸出緩存中送出頁面請求結果。
常用的兩個對象:
Response對象:將http信息封裝后,從asp.net的服務器端響應到用戶瀏覽的網(wǎng)頁上,以供用戶瀏覽。
Request對象:讓服務器取得客戶端瀏覽器的一些數(shù)據(jù)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:蘇怡仙-Hart
來源:CSDN
原文:https://blog.csdn.net/syx8821/article/details/84892523